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产业发展产业动态 › 正文

三看海垦“年中答卷”

时间:2023-07-17 10:11:59

  又到年中关键时,一组数据直观反映出海南农垦发展速度和成效——

  1至6月,海垦集团实现汇总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91.3%;

  各产业集团(含海垦集团本部)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6%,有11家农场公司上半年营收数据同比翻番;

  2023年年度固定资产投资39.93亿元,已完成项目投资19.65亿元,其中13个项目超额完成时序进度,项目推进情况总体好于去年同期。

  ……

  今年上半年,海垦集团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抢抓发展机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不断刷新海垦改革发展的热力值,全垦区经营发展总体平稳,表现出强大的韧劲与活力。

  从聚焦主责主业

  看产业发展之“实”

  在全垦区经营发展总体平稳的背后,是海垦产业不断迈向质“优”的过程。

  眼下,正是菠萝蜜成熟的季节。连日来,在西联农场公司现代农业产业(菠萝蜜)标准化种植基地,一个个壮硕饱满的菠萝蜜挂在枝头,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打包、装运,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培育发展菠萝蜜产业,是西联农场公司贯彻落实海垦集团“一场一品”工作的生动实践。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种植菠萝蜜面积达2300亩,今年将计划新增种植1130亩。

  菠萝蜜采摘现场。蒙美顺 摄

  西联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波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坚持“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垦地融合关键是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一场一品”工作,积极谋划菠萝蜜产业,推动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品牌。

  实施“一场一品”战略,是今年海垦集团的重点工作之一。海垦各企业纷纷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实施“一场一品”,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主导产业主攻重点,加快农场公司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并积极开展营收整合工作。同时投入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延长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整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在今年的荔枝季,东路农场公司以“一场一品”为抓手,探索自主经营模式,与海垦果蔬集团携手,采用随行就市(即遵循市场价为依据)的销售方式进行合作,协同推进荔枝产销工作。

  据统计,该公司今年4个已投产的自营荔枝基地实现总产量达96.93万斤,销售额310余万元,其中公司自营的十八队荔枝基地实现56.27万斤,销售收入242.17万元。

  “这是农场公司首次实现自营产业收入正增长。”东路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付谨盛表示,公司将立足东路区域资源禀赋,积极推进“一场一品”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动优势资源向主导产业聚焦,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创新智慧农业为抓手,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加强现代化经营体系运用和农场公司第一产业种养端优势,建设热带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种养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上半年垦区二级企业营业收入情况,大多数企业已聚焦主业,营业收入为主业业务贡献。

  不仅如此,垦区产业协同不断增强,助推三产增效——农拍中心打通农产品流通新路径,今年举行6场专场拍卖会,成交额894万元,交易额1788万元,其中,拍卖广坝农场公司台农芒果10万斤,红明农场公司荔枝70万斤,拍卖红昇农场公司39头杂交牛;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推行“胡椒银行”项目,建立稳定供销体系,打通“产业集团+基地公司+合作社+种植户+商户”供应链,今年累计整合红明农场公司、东路农场公司、海垦南繁产业集团等垦区胡椒原料720吨,实现收入2800万元左右。

  从情系群众“急难愁盼”

  看垦地融合之“深”

  垦区人居环境改善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反映民生冷暖。

  每天晚上18时,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在西达农场公司红光基地分公司南油队的小路两旁悄然亮起,柔和的光亮,照亮了居民出行的“平安路”,也照亮了居民散步的“幸福路”。

  西达农场公司红光基地分公司南油队路灯安装完成。王明月 摄

  但这在过去并非如此。因农垦体制机制改革和历史遗留问题,南油队的房屋依然是20世纪80年代农场出资建设的联排式住房,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较差,多年来均未得到修缮。

  改变从今年6月开始,按照省委有关指示精神,海垦集团主动与澄迈县对接协调,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该队了解职工群众需求,共同解决该队道路硬化、水电安全等基础设施供给问题。

  这并非孤例。今年以来,海垦集团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重点聚焦破解最困难垦区的危房、道路、照明、人居环境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垦区职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垦区人居环境正逐步改善——

  在此次主题教育中,红华、西达农场公司安装路灯、修缮生产队内部道路、增设健身设备等百姓所盼得到快速解决,垦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望在短期内有效改善。迈湾、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垦区移民安置点项目这一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喜人。

  海垦猪业公司红华10万头现代高效仔猪场。蒙美顺 摄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有序推进——

  海垦集团先后与乐东、琼中、陵水签订垦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框架协议,试点开展乐东黎族自治县、临高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垦地融合民生改造试点。

  垦地融合机制正不断完善——

  落实垦地定期会商和联席会议机制,与海口、三亚、儋州召开垦地融合协调会议26次,提出多项协调事宜并进行任务分解。以“一场一品”为抓手促进垦地产业融合,全面争取属地政府在产业项目谋划建设中的资金、政策支持,以产业融合牵引垦地融合。

  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集团将持续深化垦地融合,画好垦地“同心圆”,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及红华、荣光、乌石3家农场公司垦地融合试点尽快取得实效,切实做好农垦改革“后半篇文章”。

  从持续深化农垦改革

  看高质量发展之“势”

  去年,海南橡胶成功并购中化合盛农业,进一步提升了天然橡胶的国际竞争优势。自此,双方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海垦集团党委及海南橡胶党委所关注的重点课题。

  今年以来,海南橡胶以“融合提升年”为契机,按照“调结构、强总部、补短板”的策略,立即制定出台了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明确了总部“战略决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运营管控中心、考核评价中心、保障服务中心”的职能及优化调整方向,对合盛农业、R1、KM等集团型二级单位,以战略性管控为主,运营管理为辅;对国内事业部和子公司实行战略性管控兼运营管控。

  同时,借助此次主题教育的契机,海南橡胶还重新修订了“十四五”规划,再次对下一步融合发展制定三年行动目标,明确国内业务整合与境外业务整合的规划思路。

  海南橡胶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天明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国内和境外天然橡胶业务整合发展,合并现有初加工和销售贸易业务,以终端客户需求为导向,组建加工销售贸易一体化事业部,引进合盛中国专业管理人员,学习合盛加工质量管理技术,提高海南橡胶产品质量和销售溢价能力,建立与合盛中国销售协同机制。至2025年,海外各企业进行逐步融合一体化,包括印尼KM与合盛加工厂的融合、新加坡合盛农业与R1的融合等。

  看好海垦高质量发展之“势”,并不止于此。

  今年以来,海垦集团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围绕企业治理、经营机制、薪酬分配机制等重点领域开展一系列改革“加减法”,破解发展的机制障碍,提升农垦内生动力。

  集团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以农为本”的思想进一步统一,战略发展定位更加清晰,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产业主体培育、产业链布局、产业结构优化、组织协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认识更加深入。

  体制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项目立项审批,初步完成梳理512个投资项目;印发跟随投资管理办法,避免盲目决策、盲目投资,最大限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激发全员树立以利润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印发二级企业负责人绩效薪酬管理办法,对二级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及薪酬制度再次优化。开展数据“大起底”工作,统计集团经营、财务、人力、土地、科研等32项目数据,将为后续集团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新起点,新机遇。一系列行动举措成效不断显现,海南农垦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潜力不断释放,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来源 | 海南农垦报

  记者 | 林倩